9+2大灣區 拓展業務新版圖

粵港澳大灣區備受關注,保寶大少也密切留意大灣區的發展動向,積極尋求各種機遇。「保協」的《源富》正好提供了詳細資料,既有各區城市對比、亦有全球大灣區比較。要抓緊機遇,必須知己知彼了解更多。

粵港澳大灣區近來備受關注,成為香港人描繪未來發展的大熱關鍵詞。2017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今年3月,李克強在報告中預告大灣區規劃即將出台。究竟香港、內地和澳門的新整合將對香港的競爭優勢產生甚麼影響?在這個經濟建設新藍圖下,香港保險業又有甚麼機遇呢?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個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9+2」城市群。大灣區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區內合作,包括確定大灣區內各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優勢,並探索相互之間的互補合作模式。

 

優勢互補 合作共贏

大灣區區域面積約56,000平方公里,區內常住人口約6,800萬人,境內生產總值達到1.4萬億美元,經濟及社會規模可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各類指標亦顯示,大灣區已在高端製造業、科技創新、航運、貿易和金融等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大灣區規劃講求粵港澳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而提升大灣區的連通性和一體化也將促進區內商品和服務、資金、人員和資訊的流動。

 

香港角色具優勢

香港作為區內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並在各個領域培育了大量人才,加上「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是海外企業進入亞洲或內地市場的理想平台,也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對港商來說,大灣區建設可幫助擴大本地企業的內地市場,並讓香港在金融領域、創新科技、供應鏈管理、專業服務、運輸物流等方面,與區內其他城市深度合作,拓展未來的發展空間。

 

2017年7月,國家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根據粵港澳三地產業優勢提出各自分工,其中香港主要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專業服務和創新及科技事業發展,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此外,《框架協議》進一步提及香港的角色,如「發揮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優勢,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以及「充分發揮港澳地區獨特優勢,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金融、生態環保及人文交流領域的合作,攜手打造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

 

挑戰全球3大灣區

現時全球有三大灣區,包括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與之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口規模及佔地面積均遠超世界三大灣區。物流運輸方面,單計深圳、 香港和廣州的港口貨櫃吞吐量,已是世界三大灣區總和的三倍以上。金融方面,香港在2017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三,緊隨紐約灣區的紐約之後。此外,香港自2004年成為第一個開展人民幣業務的離岸市場後,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資金池。

 

2017年底,粵港澳三地銀行總資產合計約7萬億美元,銀行存款總額高達4.7萬億美元,均超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2017年保險保費收入約1,280億美元,相當於全國總保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港深主板市場總市值超過5.5萬億美元,居全球第四位。預計到2025年,大灣區的GDP總量有機會超過東京灣區,成為世界GDP總量第一的灣區。

8 成人支持 大灣區綜合發展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4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KPMG)去年與香港總商會進行了一項聯合調查,當中訪問了逾600名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企業高級管理層,有8成人表示支持該區進行綜合性發展,約一成半則抱觀望態度。至於受惠行業方面,受訪者認為首3位最受惠行業分別是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以及創新與科技研發,隨後則為專業服務、製造業及旅遊與會展行業(見圖)。

 

助港企拓展內地市場

事實上,香港作為區內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及航運中心,不單聚集了大量專業服務和國際人才,同時擁有「一國兩制」所賦予的制度優勢,因而成為跨國企業進入亞洲及中國內地市場的理想平台。隨着大灣區建設逐步展開,預計本港各行業將迎來新的機遇,包括在金融領域、創新科技、供應鏈管理、專業服務、運輸物流,以及支援「一帶一路」建設上與區內其他城市深度合作,擴大本地企業的內地市場。

 

以金融服務業為例,香港近年已成為廣東企業「走出去」的首選融資平台之一。根據立法會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廣東企業佔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約21%。因此,香港實可善用大灣區建設提供的機遇,成為區內企業「走出去」的融資平台,並鼓勵他們於本港成立企業財資中心,以便管理企業內部的資金和風險,或在香港設立專屬自保保險公司,為其海外業務安排保險,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着眼專屬保險與再保險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早前在回應立法會議員提問時,亦有相同的見解,他指出在「一帶一路」策略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除可致力成為國家橋樑,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外,保險業更可擔當內地企業海外風險管理者的角色,包括為參與「一帶一路」的內地企業提供直接保險和保險經紀服務,以及為內地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服務。

 

此外,他又提到,內地企業可透過在本港設立專屬自保保險公司,集中處理集團的項目,尤其是「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所帶來的風險,以降低保險成本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而政府亦已為專屬自保保險公司提供規管上的寬免措施,包括降低股本和償付準備金要求等,以及寬減它們指定保險業務50%的利得稅。

 

考慮灣區設保險服務中心

在發展再保險業務以外,大灣區建設其實亦為壽險與財險業務帶來龐大機遇。根據內地胡潤研究院發表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顯示,大中華區擁有600萬元人民幣以上資產的家庭達460萬戶,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內約有118萬戶,佔逾整個大中華地區的四分之一。

 

因應區內人士對保險服務擁有龐大需求,保監局主席鄭慕智透露,該局於今年5月曾到內地與中銀保監、外管局及國諮委等多個機構會面,並向中銀保監提出,讓香港保險公司在區內設立保險服務中心的建議,而有關部門對建議的態度正面,認為兩地監管可在國策容許的框架深入研究。

 

由於近年愈來愈多內地人來港投保,而不少港人亦在大灣區內居住,故本港保險公司若能在區內設立服務中心,無疑能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保監局行政總監梁志仁相信,透過在區內建立服務中心,可讓內地人士毋須來港便能在區內處理保險查詢、索償及繳交續期保費等事宜。有業內人士指出,設立保險服務中心除可為購買本港保險產品的內地客戶提供方便外,內地保險公司亦可藉此借鏡本港保險公司的專業服務和管治水平,助他們邁向國際化。

 

長遠目標:實現保險互聯互通

保監局現正研究在大灣區設立保險服務中心作試點,假如試點成功,冀長遠可擴展成中港可互相買賣保險的「保險通」服務,讓中港兩地居民可跨境購買保險,惟期間必先解決資金往來問題。

 

儘管保險服務中心與「保險通」仍在討論階段,暫未知推出的時間,惟不少同業已積極研究大灣區建設為業界發展帶來的機遇。有報道指,除了上述設立服務中心,為已購買香港保險產品的內地客戶提供保費繳付、理賠等服務外,部分業界人士認為,財產保險在大灣區亦大有可為,例如在車險方面,「一小時經濟圈」勢令粵港澳三地的乘用車、貨車、特種車等投保需求激增。

 

此外,隨着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相繼進行,預期將會推動工程類風險管理的需求上升;加上中小企業一帶一路出口信用保險、國際航運保險、巨災債券、保險科技等領域,凡此種種,料將成為保險公司拓展大灣區市場的藍海。

轉載自︰《源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