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 要有一「保」

保寶博士樂見自願醫保推出後,社會的保險意識進一步增強,不過對上一代的保障似乎仍不足夠,這種情況不容輕視,為什麽這麽說?由我慢慢道來。

上一代普遍對保險的認識不深,很少會在年輕時投保。不過,隨着香港人均壽命愈來愈高,長者投保的情況日漸普及,但比例依然偏低。為人子女者,如果想父母晚年生活有更多保障,是時候為他們挑選一份合適的醫療保險。

 

保障父母等於保障自己

 

上期提到「三文治世代」的現象,他們其中一大財政壓力來自供養父母。除了日常的家用支出外,父母一旦不幸患病需要入院做手術,如果在私家醫院接受治療,涉及的費用隨時動輒數十萬元。子女當然希望父母晚年有病時,能得到適切的診治,但若父母本身沒有醫療保險,霎時要動用大筆現金,亦非每個人可以負擔得來。因此,在能力許可下,應為父母考慮購買醫療保險,保障父母,同時亦保障自己。

 

市面上很多保險公司只接受65歲以下人士購買醫療保險,但隨着自願醫保出台,長者投保的選擇愈來愈多,因自願醫保的投保年齡介乎15天至80歲,並保證續保到100歲。然而,如果長者健康欠佳,保險公司可能會設不保事項,所以建議長者在健康良好時及早投保,以便在有需要時可得到保障。

 

銀髮族投保「唔抵」?

 

不少老人家年輕時沒買醫保,當年紀愈大,保費愈貴時,就更不想買,認為此時投保並不划算。其實,這個觀念存在誤解,因為醫療保險會按年齡增長而調整保費,即是說:不論早前是否已買了醫療保險,基本上同齡的投保人支付的保費是相若的。當然,保費的訂定仍會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健康狀況等,不可一概而論。

 

保費是可以預算的開支,但醫療費用的支出卻往往難以估計,若長者沒有醫保傍身,有病時便要自掏腰包,變相影響退休生活,甚至將財政壓力轉嫁到子女身上;相反,如有買醫保,萬一不幸「中招」患重病,索償額可能已超出過往付出的保費總數了。

 

(資料由「保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