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人理財行業 新的競爭對手?

資訊科技改變了各行業的營運模式,例如物流業的物聯網(IoT)、金融業的金融科技(FinTech),以及保險業的保險科技(InsuTech),無不為所屬行業帶來各種意想不到的成效和面貌。保寶博士近年看到理財策劃工作亦開始引入創新科技,例如熱門議題之一的「機械人理財顧問」(Robo-advisor)便是最佳例子。

 

robo-adviser機械人理財

機械人理財顧問與傳統理財顧問一樣,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系列的財富管理服務。但有別於傳統的理財顧問,機械人理財顧問只透過程式,為客戶提供綫上的財富管理服務。客戶只須設定各項相關的財管資訊,例如投資金額、風險屬性等,機械人理財顧問就會利用演算法,在綫上提供自動化的投資建議,這些建議多是投資組合管理上的建議。

 

低投資門檻 合中產或年輕人

 

在運作上,機械人理財顧問大多以網上問卷形式,了解投資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家庭收支、投資目標、風險承受意向等,然後再結合市場數據,以電腦運算及分析,為投資者制定一套個人化兼收費相對低廉的投資組合。在這個情況下,投資者能減省顧問費用,而在數據化的過程中,亦鮮會被市場情緒及氣氛影響,所以得出來的結果亦較理性。

 

機械人理財顧問的顧問費相對較低,原因在於運作程序大多由機器主導,成本較少,因而可進一步降低整體所須的費用,並更易獲年輕的千禧世代接受。而因應這種特點,這類平台的投資門檻亦往往較低,故能成功開拓年輕人或中產階層市場。

 

著名金融機構 相繼開展新模式

 

由於機械人理財顧問具有不少優勢,故它在短短幾年間獲得長足的發展。據了解,機械人理財顧問最早於2010至2012年間已經出現,並於美國一帶興起。而根據 PwC《2016資誠全球財富管理調查報告》,全球資產管理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101.7兆美元。在這龐大的市場中,不少銀行及金融機構亦開始引入機械人理財顧問,希望可借助先進科技,在市場上分一杯羹。其中美國便有數間金融機構成為提供機械人理財服務的先導者,協助投資客戶建立合適及個人化的投資組合。

 

例如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於2015年以2億美元,收購機械人理財顧問公司FutureAdvisor,而美國最大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也準備引入機械人作財務顧問;美國知名券商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也推出自主研發的機械人理財工具,在短短3個月內,便已吸引了33,000個帳戶和24億美元資產。至於其他機構,如富達、摩根大通、高盛等,同樣顯示出與這些平台合作的欲望,積極進行各類收購及投資。

 

機械人管理總值 增長驚人

 

根據花旗銀行研究報告指出,2012年的機械人理財並未普及,其管理的資產幾乎為零;但至2015年底,已達187億美元!花旗更預計,相關資產總值在未來10年,可望增長5萬億美元!可見未來理財顧問市場中,機械人理財顧問將佔一席重要地位。

 

想知道這類平台或顧問公司有何特色?以下就列舉部分例子,讓大家能對機械人理財顧問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全球知名機械人理財顧問公司

 

Wealthfront

最早的智能投資顧問之一,原名為Kaching,其後於2011年更名為Wealthfront並發布官方網站平台。該公司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選擇一籃子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涵蓋美國和國際股票、債券、房地產基金等。它的投資理念基於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着重對大類資產的配置,而不是個別股份的選擇。企業於去年宣布運用AI科技,追蹤大眾的消費習慣,根據用戶的風險忍受度、常用資金流向,提供投資建議。

 

FutureAdvisor

由兩名前微軟的程式設計員於2010年創辦,總部位於美國三藩市。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投資組合意見,也如其他理財公司一樣,為客戶度身訂造個人投資規劃,包括股票債券、定期重組等。2015年,FutureAdvisor獲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以2億美元收購。

 

Personal Capital

於2009年在美國加州創立 ,主要服務為提供個人投資諮詢及為用戶管理財富,向他們提供金融建議及投資規劃。透過其網上應用程式,用戶能瀏覽交易與貸款紀錄、查看個人投資活動,目前用戶數量估計超過1萬人。

 

Betterment

最早的智能投資顧問之一,它的投資理念與Wealthfront類似,也是着重於多元化大類資產的配置,但更着重於用戶介面的設計和投資過程的自動化。用戶只須在綫上填寫基本個人資料、投資目標等,就能取得個人化的投資組合建議。客戶可隨時利用手機應用程式,查看最新情況,從而調整資產配置。現時,Betterment在美國擁有17萬名客戶,於2016年宣佈完成1億美元的E輪融資。

 

機械人理財風氣蔓延亞洲

 

除了美國,全球不少國家的金融機構亦已展開機械人理財這套嶄新的運作模式。例如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積極布局,宣布啟動綫上機械人理財顧問平台;英國的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埃德銀行、西班牙的桑坦德銀行也紛紛在2016年宣布引進機械人理財服務。連番舉動,顯示出金融界看好機械人理財的前景,亦意味着新一輪「革命」正在醞釀。

 

另外,乘着這股浪潮,中國市場亦慢慢出現機械人理財顧問公司。其中比較著名的為北京聚愛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14年成立,並創立出以機械人理財為核心的理財工具,同樣透過大數據及程式化的投資算法,助投資者進行科學化的資產配置,為客戶財富增值。不過,比起其他歐美地區,中國的機械人理財發展尚未成熟,未來仍要面對監管、市場轉變、技術配合等考驗。

 

半人半機器乃未來方向?

 

提到機械人理財顧問在內地的發展,不得不提早前有創新型金融科技企業在港推出首款智能投資顧問的手機應用程式—「有魚智投」,令專業或新手投資者能有效率地進行全球資產配置。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投顧類產品功能主要透過投資者輸入的投資金額、風險屬性等,由機械人理財顧問以演算法,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組合建議。不過,有關功能相對較為單一和初階,底層資產以區分資產類別、靜態配置ETF指數追蹤基金為主,大多採用「由上而下」的資產配置策略。

 

至於該手機應用程式則在這基礎上,採用「由下而上」的配置策略,並加入優秀基金管理人方式,讓用戶可透過基金管理人的主動管理能力和經驗,獲得更專業的服務及更理想的回報。因此,有關方式可說是將機械人理財顧問與傳統理財顧問的優勢合而為一,提高投資成效。

 

雖然加入了基金管理人,但由於部分工作仍由機器處理,故該手機應用程式的交易費用仍較傳統渠道低,僅在1至1.5%之間,相信對不少投資者來說具相當的吸引力。

 

目前,「有魚智投」已與全球13家一綫資產管理人簽訂正式協議,從這些管理人旗下甄選出343隻基金放在其平台上供交易。這些基金的認購門檻不超過800美元,部分更低至120美元,充分體現機械人理財顧問所帶來的便捷與收費低廉的優勢。

 

台灣機械人理財同步發展

 

其實,機械人理財顧問除了在內地發展迅速外,就連台灣,當地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於今年8月亦讓證券投資顧問業界,以自動化工具提供投資顧問服務,容許業界在一定條件下,可由電腦系統,即機械人顧問,自動替客戶找出最適合的投資組合,以至止賺與止蝕。

 

配合有關新安排,當機械人理財服務執行「再平衡交易」(Rebalancing)時,可由以往「逐筆徵詢客戶」變成可「自動執行」,令當地機械人理財服務由顧問諮詢型發展為資產管理型。

 

雖然台灣目前提供「機械人顧問」自動化投顧服務的金融機構僅有1家,截至今年8月初,其客戶數目只有600人,而管理資產規模亦僅約新台幣 1,400 萬元。但台灣金管會說,機械人顧問操作的投資工具沒有特別準則,目前都是基金,而市場還有不少業界申請提供相關服務並已獲得批准。因此可以推斷,有關服務將陸續變得普及。

 

總結:

 

儘管機械人理財顧問看似優點多多,但由於「它」始終是由程式驅動,故面對一些特殊或較複雜的情況,是否能像人類般提供彈性,仍然是不少人對它有所保留的原因。加上隨着資訊科技的應用日益普及,個人私隱與網絡保安亦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一切由機器主導的理財顧問形式,是否可以消除投資者的疑慮仍有待觀察,但至少相關機構及開發商需要加強有關方面的配置,才能獲得客戶的信任。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刊於10月號《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