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源富雙月號 Insurance & Financial Planning 2017 Jul/Ang
P. 16
15 7大「去糖」秘訣
JAN / FEB.ISSUE 2018
大 秘「去糖」 訣
未知大家在農曆新年有何 4. 高纖飲食穩定血糖
活動呢?相信與親朋相聚、吃
喝玩樂必然是指定動作,但稍 纖維素可延長身體吸收碳水化合
一放縱、大吃大喝,隨時會攝 物的時間,減低對胰島素的需求,故
取過量的鹽、油及糖。今期我 高纖飲食有助穩定血糖。每日午餐及
們特別列出香港糖尿聯會提出 晚餐宜進食最少一碗蔬菜、瓜或菇
的7大「去糖」建議,希望能 類;澱粉質宜多選擇全麥五穀類,如
助大家從飲食着手,達到減低 麥包、麥皮、糙米及紅米。
糖尿風險的目標。
5. 少食多餐平衡血糖
1. 謹守吸收糖份上限
進食後血糖會上升,當血糖瀕臨超標或糖尿病患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經消化後會轉化成糖份,需 者的空腹血糖指數處於高水平,若再大量進食,飯後
靠胰臟分泌胰島素運送及供給身體各器官使用,穩定 血糖會升得更快,故控制食量及進食時間對穩定血糖
血糖水平。當血糖瀕臨超標邊緣,如繼續在飲食中毫 具關鍵作用,而「少食多餐」更是平衡血糖的要訣。
不節制地加入糖份,便會加重胰臟的工作量,引致胰
島素出現問題,故必須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 6. 選取低升糖食物
量,即澱粉質及糖類,以免攝取過多。
懂得選食「低升糖指數」的食物,
2. 降脂防啤酒肚 對飯後血糖升幅平穩很有幫助。升糖指
數指食物經消化後,影響血糖上升快慢
脂肪在體內囤積會形 及幅度的數值。指數在55或以下,屬
成「大肚腩」,亦是肥胖 「低升糖指數」,常見有全麥纖維早餐粟米片、黃豆或
指數上升的警號,屆時身 脫脂奶;介乎50至69屬「中升糖指數」,這類食物有
體會出現胰島素對抗的情況,長遠會令血糖上升,導 紅米飯、番薯或香蕉;高於70或以上被列為「高升糖指
致糖尿病風險增加。 數」食物,如白飯、西瓜或焗薯。
3. 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 7. 烹調有法減油少糖
五穀、水果、奶類、豆類或高澱粉質 健康飲食以少油、少鹽、少糖為原
蔬菜類等食物皆含有碳水化合物,故要控 則。如醃肉時避免採用大量糖或豆粉來
制血糖,在進食相關食物前便要先計數, 「打芡」,而是加入少量(如半茶匙)
確保不致超標。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女性每餐約需 糖、選用低熱量的配料和香料增加食
40至60克碳水化合物;男性則需約50至80克。一碗中 物香味,如薑、蔥、西芹、香草、花椒和八角等,並
號碗的白飯約含50克碳水化合物,與兩塊半麵包或一碗 減低用鹽分量、多選用新鮮或急凍的食物,取代罐頭
麵(不計水份)的含量相同;而水果每個則含有約10至 或加工食物,以及烹調肉類前先去皮及切除肥膏,減
20克碳水化合物。不過,隨着年齡、身高、體重及活動 低動物脂肪含量。烹調時亦宜選用植物油及注意用油
量的不同,每個人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亦略有差異,有 分量,每人每餐的食用量約為1至2匙,同時採用蒸、
需要應諮詢醫生或營養師,了解所需攝取量。 煮、灼、燜、焗或微波爐等烹調方法代替煎炸食物。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