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無一份可以做一世的工作?

農曆新年過後,不少打工仔都蠢蠢欲動搵工跳槽。但其實自己有否想過,想找一份怎樣的工作?保寶大少就好好彩,在保險理財專業上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最重要是這份工作由自己話事:想賺多些錢,侯勤力CALL客;想升職,就勤力請人。而最好的,就係想幾時退休都可以由自己話事。去年,業內有位前輩獲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成為「最長職業生涯的企業銷售人員」,你話呢份工係咪好筍先?

 

 

全港最資深 90未言休 — 孫永祚

 

真正的敬業樂業,是不但能享受工作中的趣味,更能甘願把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這個行業。高級理財策劃顧問孫永祚(Joe Sun)年過90,從事保險已逾一個甲子,至今仍未言休。

雖然是全港最資深的保險代理,但Joe入行的原因竟有點「誤打誤撞」。「當年,我在上海東吳大學修讀經濟學,畢業後當過教師。26歲那年,我來到香港,在一間出入口公司工作了3年。後來,公司結業,我要找另一份工作,得知有一家外資企業請人,我便寫信應徵,那時還未知道該職位空缺的性質。」Joe憶述。

 

聽力缺陷 反成優點

Joe雖然精通英語,但面試過程卻沒想像般順利。負責面試的管理層提出一道道尖銳的問題,Joe至今仍記憶猶新。「我自小右耳聽力不好,填寫面試表時也如實相告,果然面試時就被問到聽覺缺陷會否影響與客戶溝通。其實,我早就準備好答案,並向他們解釋正因為聽力有缺陷,可令我更專注地聆聽他人說話,令對方感覺倍受尊重。」他憶述當時面試官聽後頓時面露微笑。

經過兩輪面試,Joe在400多人中脫穎而出,但喜悅很快被不安與恐懼掩蓋:「那時我才知道該職位空缺是保險經銷,還要自己找客戶的,內心相當徬徨;心想:這並非自己心中的理想工作,亦有感自己無力勝任這工作,已準備離開,但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轉眼間,Joe回看當初的決定,從不後悔。

 

業績落後 激發決心

俗語云:「關關難過關關過」,Joe初由上海到香港,既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亦不懂得說廣東話,遑論做得成業績。「記得當年公司有個黑板,用作記錄經銷員一星期有多少生意,我的部分是空白的,並無任何銷售數字。」那一片空白反而激發起Joe的決心──決心從cold call開始。他翻開書內載有公務員資料的Hong Kong Blue Book(《香港藍皮書》,亦即香港政府檔案),冒昧地根據資料前往不同政府機構和官立學校,逐一拜會公務員。

成功無捷徑,Joe的每次會面均為自己累積經驗,加上當時善用自己的英語能力,向外籍公務員推銷,因而開拓了公務員客源。雖然遇人無數,但Joe至今仍難忘簽下第一張保單的細節:「當時我做了兩個月保險經銷員,還未做到一單生意。怎料有一天,我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任保安員的徐先生,意外地,他爽快答應了我,於是我終於開了第一張單,而那張單的佣金也有800元!」不過,Joe補充其實那客戶並沒有如期繳付保費,結果都要他自己「掏腰包」墊支──「雖然要自己墊支,但這張單的確給了我很大信心,繼續做下去。」

 

享受工作 維持關係

當客戶陸續變成朋友,Joe也漸漸建立起自己的信譽。Joe現仍很投入工作,希望繼續為他多年來的「朋友」服務。不少人都會好奇,Joe在保險業有豐富經驗,卻沒有成立自己的團隊,多年來都親身見客,背後原因為何?他笑言:「我也曾做過管理,但我認為做管理需要剛柔並濟,而我的性格太友善,未必適合,反而直接面對客戶的經銷員會較貼合我個性。」

現在,Joe已不再處理新單,仍未計劃退休:「現在我生活無憂,兩個兒子早已成才,毋須我擔心,而我亦有物業,與太太同住,生活可謂安安穩穩。不退休是為了維持與客戶及同事的夥伴關係,從中我找到了輕鬆自在的感覺。」

 

行業轉變  原則無變

在這60多年間,保險業經歷重大轉變,由投保轉化為全方位理財,公眾對保險也大為改觀。Joe坦言人對保障始終有需求,現在公眾對保險的認識普遍提高,而保險產品亦多元化,行業發展迅速。不過,他認為無論行業如何轉變,保險經銷員的原則從沒改變:「我的原則是只做對客戶好的事情,我們的責任是先了解他們的需要,然後介紹合適的產品給他們。」Joe強調自己當年跟客戶介紹保險時,謹守一個「為客戶設想」的理念──「如果你常常為客戶設想,你的路會愈行愈闊。」雖看似老生常談,但要明白箇中含意並付諸實行並不容易。

Joe不忘教導同行新人,任何時候都要謹記兩字:用心。他指投身保險業,首要是取得客戶信任,要用心地對待客戶,從而跟他們建立關係。Joe亦鼓勵年輕一代要努力摸索,為自己開拓一條新路:「現今的時代已經不同,以前我要花很多時間向客戶講解保險的重要性,對比現在,保險的概念其實已為人認識,但同業仍要終身學習,充分掌握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產品。」

 

摘錄自《源富》7/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