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保單演示利率上限令人又愛又恨?
最近市場熱話相信都非「對等關稅」莫屬,但其實喺保險界仲有另一個話題廣受討論,全因保監局早前就分紅保單演示提出咗個新要求。坊間議論紛紛,有啲人仲話要趕尾班車,究竟真相係點呢?今期就同大家拆解吓呢個令人「又愛又恨」嘅新措施。
講開分紅保單呢個話題,相信唔少朋友無買過都有聽過。以往有啲保險公司喺演示預期回報嗰陣會標示得比較進取或「理想」,令到數字睇落去相當吸引。作為客戶,見到預期回報咁好,自然係開心啦,但問題係呢個預期回報到底實現到幾多呢?會唔會令客戶對保單回報期望太高,最終失望亦越大?
保監局見到呢個情況,之前就宣布咗一項新措施:喺今年7月1號開始,港幣保單嘅演示利率上限會定喺6%,外幣保單就係6.5%。一聽到上限,梗係有人即刻驚,仲要喺社交媒體瘋傳話要快啲喺新例生效前買保險。
其實呢啲都係誤解。所謂「演示利率上限」,只係規定保險公司喺介紹新保單嗰陣,份利益說明文件唔可以寫得太過進取。換句話講,呢個上限唔會影響客戶最後實際收到嘅回報;份保單如果真係有好嘅投資回報,保險公司照舊會派高過呢個利率嘅紅利畀客戶。
咁又點解要設呢個上限呢?簡單講就係做返好個期望管理,以免實際回報同演示差太遠,等大家對回報嘅期望可以更切實際啲。對於保險業界嚟講,呢個新措施可能令人又愛又恨。愛方面,當然係可以減少從業員同客戶,因預期回報落差太大而出現的爭拗,亦可以推動啲公司諗多啲創新方法,例如設計更好嘅產品組合、改善投資策略等,提升產品競爭優勢;至於恨方面,自然係相關產品嘅吸引力減少,未必咁容易獲得客戶注意。
不過點都好,有關改動對客戶利益以至行業的長遠發展都係利多於弊,業界朋友與其擔心少咗樣吸睛產品,倒不如思考下點樣善用產品嘅優勢,為客戶提供更貼心同貼地嘅保障同財務規劃。
保寶達人 – 為您八盡保險天下事
更多保寶達人手記Click Here
任何於本文章的評論或意見純屬來自個別嘉賓/隊長等,並未代表保協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