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龍 矢志令乙肝絕迹

60年代,肝炎一度肆虐本港,及後醫學界發現,本港肝炎患者中逾半數為慢性乙型(B型)肝炎患者,因而推動醫學界不斷進行研究,而於70年代開始懸壺濟世的黎青龍教授正是其中的先驅。多年來,他不只醫治無數病人,更帶頭開展一系列抗病毒藥物及疫苗實驗,並積極培育後進。據他估計,在各方的努力下,約半世紀後,乙肝有望在港消失。

 

 

現任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內科及肝臟科講座教授的黎青龍,不只是國際知名的肝臟權威,小時候更有「神童」之稱,皆因他9歲已入讀男拔萃書院中學部,16歲進港大,並於21歲開始行醫,創下本港紀錄。「我讀醫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3位姐姐均讀文科,故父母建議我讀理科,而做醫生又是最順理成章的選擇。其實文科、理科,我同樣喜歡。」

 

研究抗乙肝 成權威

 

  60年代,香港肝炎肆虐,至1968年,乙型肝炎病毒才被證實,醫學界開始着手尋求根治辦法。「1970年,我於港大畢業,翌年加入內科學系工作。由於當時社會有很多不明來歷的肝病,加上受到教授熏陶,因而吸引我進行肝病研究。」黎教授表示,雖然醫學界早於60年代末已發現乙肝病毒,但相關的檢測方法要待70年代末期才發現,至於有效的治療方法,則更是後話。

 

    原來,早在90年代,醫學界已開始使用干擾素治療乙肝,但成效卻強差人意,於是黎教授開創對患慢性乙肝患者的干擾素實驗,其後更帶頭開展了一系列全新的抗病毒藥物、核苷類似物的實驗,從數百種藥物中,找到3種可行的核苷酸類似物,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韋及替比夫定(三者分別於199820062007年獲得許可牌照)。「目前得到許可的核苷類似物有5種,我是其中3種的lead author(領先權威),它們能夠減低肝癌發病率,並軟化肝硬化。」

 

工作是興趣 不言休

  

  貴為國際肝臟權威,多年來不乏海外或私人醫院高薪挖角,但黎教授自1971年起,一直在港大內科學系的腸胃及肝臟科工作,一做45年。難道他沒有想過離開港大?「我喜歡診症、做研究及教學,而在港大,我可同時做到喜歡的事,所以從來沒有打算為錢而離開。」說畢,他更展示與學生的合照及學生送他的紀念卡,向我們逐一解說其中樂趣。的確,黎教授對工作的熱誠絕非空談,2014年,他雖屆退休之齡,但最後卻選擇留下來,繼續為醫學界作出貢獻。「現時我有4成時間用於診症,至於研究與教學則各佔餘下時間的一半。」他日常還會參與一些與行業相關組織,包括港大及醫管局港島西醫院聯網研究倫理委員會的行政工作等。

 

雖然診症、研究與教學均為黎教授的興趣,但要三者兼顧,難免會感到壓力,到底他有何減壓之法呢?「工餘我最愛看書和聽音樂。至於運動,雖然十分重要,但香港的天氣實在太熱,故我沒有運動習慣,只會外遊時行山郊遊,多做一點運動。」他笑言自己並非良好榜樣,亦不諱言自己也有高膽固醇問題,但強調最重要是不要諱疾忌醫。

 

籲未雨綢繆 重健康

 

黎教授坦言,港人的健康狀況並不理想。「我現時診治的乙肝病人中,近半有over-weight(超重)問題,而部分人對乙肝的認識更較想像中低。」他透露,本港雖然已為1988 年以後出生的嬰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但有調查發現,約5%已接種人士仍有機會患上乙肝。因此,他認為大眾除應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學習更多正確的健康知識外,亦要為可能出現的醫療開支作準備。

 

「部分人對個人保障的重視程度仍然有待改善,這可能與醫管局的服務已十分全面有關。」黎教授解釋,本港醫療制度完善,能為市民提供多種醫療服務,「由於部分治療及藥物須由病人自費,故若能早作準備,例如選購合適的保險產品,到有需要時自然多一份保障。」他笑言,自己亦有投資及購買保險,卻沒有甚麼過人的見解,惟重申沒有知識是沒有用的(No knowledge is useless),故期望大眾能提升個人的健康知識,建立更健康的生活習慣。

 

談及未來的發展,黎教授直言仍會專注診症、研究及教學工作,務求令乙肝病毒絕迹,並期望把知識與經驗傳授更多學生,助他們做好醫生的工作,維護市民的身體健康。「雖然日常工作難免會有挫折或挑戰,但它們不會永遠持續,所以最重要還是常懷樂觀的態度,盡量做到最好。」黎教授這種「樂觀常在,做到最好」的成功之道,相信對保險從業員也必有一番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