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經濟大事回顧22/10/2018

隨著施政報告出台,社會對「明日大嶼」願景有相當激烈的討論,政府上周起不斷為計劃解畫;貿易戰對中港經濟影響持續,中小企營商信心下跌;沙特記者失蹤一事影響美沙關係,預料對油價造成上升壓力;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各地單位已準備就緒。

 

 

政府上周連日向社會解說「明日大嶼」計劃的發展,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表示,計劃將分20至30年進行,又指發展局建議首階段先研究交椅洲1000公頃填海,稍後才決定最終規模。

居屋申請數目4年新高

新一輪的居屋申請數目為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之冠,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市民對於置業需求非常強烈,未來很願意加大資助出售房屋或是整個公營房屋的比例,但現時「6:4」的公私營房屋比例會否改變則交由運房局長在更新下一個10年建屋計劃時再作決定。

貿易戰下本土經濟穩守

貿易戰陰霾影響本港投資氣氛,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早前公布的「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2018年第4季的調查結果顯示,綜合營商指數由第3季的49.7大幅下跌6.7至43,創2017年第1季以來的新低,反映中小企因中美貿易戰營商信心轉弱,相信明年初貿易戰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陸續浮現。在三大行業:製造業、進出口業及零售業中,指數跌幅最高是進出口業,最低則是零售業,反映香港本土經濟環境仍不錯,貿易戰尚未大幅影響內需相關行業。

中東地緣關係轉緊張

沙特阿拉伯記者早前於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失蹤一事持續發酵,有傳言指其或遭肢解,中東地緣政治局勢再度升溫,美國政府對沙特政府態度轉趨強硬,總統特朗普表示若事件與沙特政府有關,便會作出制裁。而因應美國與沙特阿拉伯關係緊張,油價曾急漲2%。

港珠澳大橋明通車

港珠澳大橋將於明天(23日)在珠海舉行開通儀式,本港多個紀律部隊均接到通知於今天作好準備,以應付大橋通車,但通車時間尚未確定,建制派議員指開通儀式或會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預料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將促進三地的物流及人流,對三地經濟發展將帶來正面影響。